精彩回顾 | 2023年南山博士论坛481期戴磊:肠道菌群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南山博士论坛嘉宾-戴磊博士
微生物与人类的共生关系
虽然一些微生物能引发疾病,但绝大部分微生物都在无形中对宿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戴磊博士介绍,现研究发现定植在动物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可以帮助宿主降解多糖,比如人类不能直接分解食物中的纤维,但肠道中的某些微生物却可以。某些微生物会给宿主提供营养,比如必要的微生物合成。它会帮助宿主抵御病原,比如大家出去吃饭,有的人吃了拉肚子,有的人没事,可能是不同人的定植微生物不一样,帮助人体抵御了一些食源性的病原菌。
然而,微生物群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如果微生物群失衡,也就是某些有益的微生物减少,而某些可能有害的微生物增多,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食物过敏、甚至是肥胖和糖尿病等。
颠覆现代医学对“慢性疾病发病原因以及治疗靶点”的认识
论坛上,戴磊提到“过去几十年的很多研究及重要工作结果在形成一个新的认知: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的原因以及治疗靶点都是跟肠道菌群相关的。”他介绍,肠道菌群是糖尿病、肿瘤、老年痴呆等50多种慢性病的重要诱发和推动因素;同时肠道菌群产生的一些物质又是治病的。比如做肠道菌群的移植,在这个过程中肠道菌群像药引子,激活了免疫系统。在很多肿瘤微环境下,免疫细胞被肿瘤细胞抑制住了,用肠道菌群唤醒免疫细胞。目前该方法已被临床试验证明是有效果的。另外一些方面,它可能参与到药物代谢的过程,通过无菌动物的建模,帮助我们建立一些因果关系。比如通过摄入膳食纤维,它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在肠道中就会参与很多代谢过程,最终改善血糖的响应,控制糖尿病病人血糖。
肠道菌因果关系技术还处于基本数据阶段
目前,研究肠道菌因果关系的两个最基本的技术,一个是测序技术,可以测基因组,把人的DNA提出来做测序,肠道菌群也类似,可以通过采集粪便样本,粪便样本中95%的DNA都来自细菌,还有一些来自人类细胞,把它DNA出来就可以做测序,另外一个是可以通过培养出来的微生物去研究它。这是目前的微生物组常用的技术。
戴磊博士也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精准解析、靶向调控、合成微生物组研究等微生物组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方面的情况。肠道菌群对我们个性化的营养和饮食非常重要。英国已经开展了一个超过1000人参与的队列研究,以色列、美国也均有公司在开展这项研究,但目前这些公司、研究队列都在基本数据阶段。
展望: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
肠道菌群跟人体健康是非常相关的,地域性很强。中国人的肠道菌群和欧美的是不太一样的,中国人必须把握自己的微生态系统。美国东西海岸有较多初创企业参与到微生物创新当中。从行业面向人群的大小、产值大小来讲,早期可以做医疗级微生物诊断。现在已经有一些试剂盒是基于常规微生物诊断是否有疾病风险、肠癌风险。治疗的话,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药物针对靶向肠道菌群的治疗。从健康管理上来讲,相信大家更关注的是能不能比较好的维护自身的肠道菌群,尽量不要得病或者疾病的风险降低,这是大多数人未来做精准营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