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2021年南山博士论坛457期武晓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月24日,由南山区科协、南山区图书馆主办的南山博士论坛第457期在南山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期论坛通过线下、线上直播方式与广大听众见面。
论坛邀请到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南山区第八届人大代表武晓峰书记给听众带来题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分享。
伟大历程、初心不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首先,武晓峰老师带领读者朋友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号召同心向党、矢志复兴、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接着,武晓峰老师向我们阐述了百年历程“四个阶段”。此外,武晓峰老师还重点介绍了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步走”“一国两制”的两个战略构想以及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动力论四个理论基石进行解读。同时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从充分认识新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贡献、全面把握新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特色实践要求三个方面,详细解读了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
最后武老师带领读者朋友们学习了解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二、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三、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四、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五、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六、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八、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九、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听众问答/Q&A
听众:武老师,今天听了您的分享以后,感觉到对历史有了更好的了解。近两年疫情,国家管控措施很到位,说明我们的制度有非常强的优越性。我们现在提出来的观点是共同富裕。我想问我们国家未来会不会面临变穷?未来的发展我们有什么措施避免这种情况?
武晓峰:针对你提出的问题,也是我特别关注的问题。有一种说法是叫中等收入陷阱,当国家发展到了中等收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我前面讲了好几次“翻两番”。面向未来,依然存在着“翻一翻”“翻两番”的奋斗目标。
但是随着发展对人的要求,如果我们还去做当年的乡镇企业的工作等等,人均GDP是达不到的,就存在着这样的矛盾。这个矛盾就表现为当社会发展为一定高度的时候,对人才、技术、经济成分等等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员、技术要能够跟得上,如果还是只能干手工活的产业工人,而工厂需要的都是更高水平的技术工人,那就会掉入中等收入的陷阱。比如你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大家的工资收入都上来了,低附加值的产业都转走了,很多国家现在存在这样的情况,制造业空心化,制造业大量转到其他地区或国家,本土很多工人都没活干,但是让这些工人到世界顶级的实验室去工作,但他们连个大学都没读,那些工作他就做不了。
我个人对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我这个信心也来自于现实,因为我在学校当老师,和很多中国的年轻人接触,中国的文化总是激励我们,用清华的校训叫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己要不断的自强,要力争为他人社会多做贡献。尽管我们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有很多人的生活过得不错,但是孩子们都非常努力地学习,非常认真地念书,只要有这条,我们就一定不会进入到中等收入陷阱的状况中去。社会的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都是靠人来提供和支撑的。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我们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只要保持一种努力向学,不断的攀登科技的高峰,认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我相信我们一定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听众:到2035年实现的目标,分解的9个方面,在具体的落地方面,比如说文化自信方面,我想结合现在中国提倡的国学的普及,在这方面希望看看武老师有什么自己的看法。谢谢您。
武晓峰:我有两点看法。第一,我认为这是我们大家在深圳工作生活的各位肩上的重要责任,中央赋予了深圳一个特殊的使命就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示范区。中央提出来我们要走在前面,而且深圳积累的做法、经验将来还能够在全国其他地方进行推广,在这一点上我的看法就是深圳的同志们,我们大家要更加积极努力的去创造,和第一个阶段以改变为主的阶段在特征上非常不一样。改革更多的是向别人学习,看到我们的制度、办法中一些制约我们发展的东西,把它去改掉,但我们现在更多地需要创新创造。
另外一点看法是要强调文化的力量。国学也好,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好,当我们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我们走向富裕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的宝贵力量,无论是做好自己也好,还是说和他人相处也好,建设社会也好,也是特别强烈呼吁大家要特别重视文化的建设,认识到文化的力量,这不仅仅是让我们自己的人生丰富有意义,更是整个民族走向未来极其强大的力量。